![](/storage/categories/May2020/PTpC7Mv8jma5l6VzWWkt.jpg)
管理動態
“寶哥,把這些廢舊墊片給咱的邵大師拿去?!薄鞍盐覄偦厥盏氖蛎涖^也一并帶過去吧!”在中能袁大灘礦業通風隊,不管是一顆破損的螺絲釘還是一截廢鋼管,大家都習慣將它們送到邵維那兒。這些廢舊物在大家眼里沒有用處,在他那兒卻都是寶貝,他也因此得了一個“垃圾王”的稱號。
邵維是通風隊的一名通風設施工,不僅會使用車床,還懂得電焊。他以其對廢舊材料的深刻理解和創新精神,成為了通風隊中修舊利廢、節約成本的能手。
在地面的廢料場經??梢钥吹缴劬S忙碌的身影。在廢料堆里,他簡直就是個“淘寶”專家,一根壓彎的錨桿,一個生銹的螺栓,一塊變形的牌板……當這些廢舊物料進入他視線的那一刻,就已經規劃好了它們最終的歸宿。
“小問題小修,大毛病大修,實在修不好的就把能用的部分拆下來當配件,必須要把這些廢舊物料的價值全部榨干?!边@就是邵維一貫堅持的原則。
邵維是個愛鉆研的人,針對五花八門的廢舊物料,他總能“物盡其用”。將報廢風門上拆卸的鐵皮和骨架等部件用于故障風門修復中同類部件的替換件;在廢棄的高壓膠管中截取完好部分,然后通過壓管機重新壓接頭,使其恢復原有功能;將廢棄油桶加工成硬質風筒……這些看似無用的廢舊材料和邵維創新的大腦發生碰撞后,均開出了降本增效的花。
利用升井的廢舊皮帶加工地腳線是邵維和工友們經過頭腦風暴后的產物。但隨著加工廢皮帶數量增大,且切割的皮帶規格需要保證尺寸統一,這對皮帶切割工藝以及使用的切割工器具提出了更高要求。邵維就利用回收的廢舊托帶輥、H架等加工出一個皮帶切割裝置,可實現多刀同時參與切割,只要皮帶從設備上過一遍,就能切割出多條寬度均勻的皮帶條。不僅提升了切割質量,而且解決了人工切割皮帶費時費力的問題。
工友們抱怨“輔運巷排水溝清淤工作費時、費力,還容易造成排水溝周邊環境衛生差,是個出力不討好的活。”邵維就加工了一種簡易而有效的清淤工具,讓水溝清淤實現鏟、清、運一步完成。不僅提高了清淤效率,更重要的是,整個制作過程沒有花費任何額外成本,完全是利用地面廢料場的廢舊材料完成的。
就這樣,這位平日的“垃圾王”搖身一變就成了工友們眼中的“魔術師”。在邵維的帶動下,通風隊的其他職工也開始積極參與修舊利廢的活動中。大家紛紛貢獻自己的創意和技能,共同為團隊節約資源、提高效率而努力。(蔡維文 薛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