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工作
為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強化職工安全意識,工會結合公司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六精三十六閉環九全九雙”安全宣傳教育體系,以“全、新、實”三個特點(即‘全’就是安全宣教全方位聯動、全手段運用、全媒體協同、全覆蓋滲透;‘新’就是方式方法新、平臺載體新、認知理念新;‘實’就是安全宣教工作重實績、務實功、求實效,形成“四全四圈”工會安全宣教工作品牌建設。
全方位聯動呈現“大格局”,打造高站位的“思想學習圈”
積極探索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的新途徑,構建全方位聯動的工會安全宣教工作新機制,建立起“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牽頭、工團各負其責、群眾監督評價”的“五位一體”安全宣教體系,由上自下形成了公司、基層工會、區隊車間、班組崗點“四層級”安全宣教網絡,強化統籌協調、分級管理、精準調度,實現了安全宣教從機關到基層、從管理到服務、從單一到復合的高效推進。
全手段應用畫出“同心圓”,打造高品質的“文化生活圈”
持續深耕“工惠+”職工文化服務品牌,探索出一條職工文化發展的新路徑。提升陣地建設。以提升基礎建設為抓手,全面升級改造職工文體中心,打造開放式職工書屋和職工讀書角15余處,為職工高品質生活提供保障。深耕文化建設。本著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職工的“三貼近”原則,將“職工書屋”建設當做一項惠及職工利益、提升職工素質、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的重點工作來做。拓寬活動建設。成立文體活動“八大”聯盟,進一步整合文體活動資源,擴大職工群眾普惠性、常態性、精準性服務面,組織開展春節、元宵節、拔河、籃球賽、乒羽、健身跑、詩歌誦讀晚會、健步走等50余次活動。
全媒體協同唱響“最強音”,打造高溫度的“工會服務圈”
打造融合型“工會驛站+服務圈”模式,為職工群眾圈出“幸福新地標”。建立宣教機制。以警示案教、親情聯教、媒體宣教、三違幫教、節點重教、文藝倡教、群安促教、結對互教、制度保教、現身說教10種宣教法,并從工作實踐中精選了10個具體案例,探索形成了安全宣教“10法10例”工作機制,實現安全宣教工作陣地連成片、網絡全覆蓋的“一體化”格局。打造宣教平臺。打造“線上+線下”兩個空間維度的活動平臺。線上依托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媒體平臺;線下依托區隊班前會、班組崗點等宣教陣地平臺。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創新開展“我的安全我做主”“安全宣傳月” “安全知識答題”“井口慰問”“安全故事”“安全家書”等多形式的安全宣教主題活動。打造建家模式。實施聚心、聚識、聚力、聚智、聚情、聚勢“六聚行動”,打造“六聚”建家模式,始終做到“以職工為中心”,切實提升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以“井口”為服務半徑,先后打造健康驛站、愛心理發屋、親情協管站等多個站點為一體的職工暖心服務站,為一線職工提供親情般暖心服務,守護職工井口的“家”。
全覆蓋滲透激發“新動能”,打造高效能的“技能創新圈”
工會以技能競賽為載體,打造梯次合理的產業工人隊伍,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構建多元機制,打造“蝴蝶效應”。構架外部競賽、上級競賽、內部競賽為基礎的多層級、多領域、廣覆蓋的競賽格局,形成橫向聯動、縱向牽引、分級實施的全鏈條競賽新體系,推動工匠“破圈”出彩。實施引領機制,發揮“頭雁效應”。聚力競賽標準和工匠成長,建立后備“人才庫”。依托師徒傳幫帶、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方式,推動技能普遍提升。推進賽訓機制,突出“共生效應”。注重以賽促訓、以訓促學,賽訓結合助力職工技能水平“節節高”。累計參與開展培訓活動5余次、技能競賽4場。(麻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