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LZ3ZfD641IzCeOpJZkdt.jpg)
公司新聞
青年,從學習出發
——在第三屆“青馬工程”開班儀式上的講話
黨委書記、董事長 黨亞明
2024年8月31日
各位學員: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習近平總書記講,“培養選拔年輕干部,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公司歷來重視青年人才培養選拔的傳統,積極為青年人才成長進步搭建平臺,一大批優秀青年人才先后走上領導崗位。為辦好本次培訓班,公司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學員選拔等方面,做了大量細致認真的工作,就是為大家開“小灶”、備“精糧”,目的就是要發現、培養、儲備一批優秀青年人才。大家“過五關、斬六將”進入青馬訓練營,要珍惜機會,提神醒腦,加油充電。
三年來,我對公司青年人才隊伍有了一定的了解,總的感覺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
一是喜憂參半:喜是因為公司青年人才思維活躍、知識面寬,能夠較好擔負起組織交給的重任。公司在遵循成長規律的基礎上,建立了后備干部人才庫,整體結構更趨合理。憂是因為隊伍建設永遠在路上,青年人才成長緩慢,后備干部總量偏少,存在“青黃不接”的現象。
二是愛恨交加:愛是因為全公司積極鼓勵、真心呵護年輕干部成長。為此公司決定,由人力資源部聯合團委統籌選配、以培促用,組織實施“青馬工程”,對青年人才加大跟蹤培育力度;打造“創新工作室”“班組長節”等平臺,為年輕干部展示交流創造條件。恨是因為大多數青年人才受自身工作經歷、成長閱歷局限,把握大局大勢的能力有所欠缺,處理重大任務、重點工作時不夠成熟。
毛主席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敝飨@句話至今聽來還是這樣親切。大家作為青年人才,充滿活力、充滿希望,要珍惜黃金時期,把握大好時光,讓青春在崗位上閃光。
時代在進步,學習無止境。農耕時代讀幾年書就可以應付一輩子,工業經濟時代讀十幾年書能管用一輩子,知識經濟時代和網絡時代要一輩子讀書、用一生時間學習。今天我和大家談一談《青年,從學習出發》,與同志們討論,和大家共勉。
一、要“武裝”還是要“包裝”
學習是為了“武裝”還是為了“包裝”,其實是態度問題,不是方法問題。大家作為青年人才,更重要的是通過扎實學習武裝自己,而不是流于空談、浮于表面,追求文憑、包裝自己。
渴求真知,不斷探索。一切科學知識都源于人們的好奇。青年人才都應當有渴求真知的欲望,用“甘當小學生”的態度抓學習。一方面要保持學習興趣和熱情。參加“青馬訓練營”只是學習的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有學習興趣和熱情。牛頓看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他反復研究,由此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因此要對“理所當然”的事情多問為什么,這樣才能了解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疑而貴進。學貴知疑,疑則有進;進在善學,學在圖新。五六十年代,地質學界普遍流行“中國貧油論”,我國卓越的科學家李四光敢于大膽質疑,正是這種大膽質疑、科學求真、勤勉拼搏的精神,我國相繼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江漢等油田,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當時石油資源匱乏的問題,一舉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自知無知,謙虛謹慎。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學有所成,必是讀有所成。青年人才一定要謙虛謹慎、虛心好學。如果不加強讀書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一代偉人毛澤東,活到老,學到老。毛主席的床鋪特別寬大,半邊堆書,半邊休息。所以,學習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得好”才能“干得好”。
心無旁騖,堅持不懈。現在有不少干部不注重學習,理由是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大家工作忙是客觀事實,但是再忙、再累都應該堅持讀書學習。雷鋒講過學習要發揚“釘子精神”,時間是擠出來的。關于讀書,有個統計:猶太人人均每年讀65本書,我們中國人只讀5本書,但這個5本書的數據統計都是假的。我今年也一直堅持每天走一萬步,每月看一萬字書、寫一萬字散文,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身體鍛煉或知識追求,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一種對自我不斷超越的承諾。在繁忙與喧囂之中,找到那份寧靜與專注,是每位干部乃至每個職工應有的自我修養。
二、講“學習”還是講“學歷”
學歷是一個人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標志。但學歷不等于能力,文憑不等于水平。相比學歷而言,要更看重學習,要不比學歷比學習,讓學習成為一種需要、一種追求、一種自覺行為。
1.博覽群書。電視臺《對話》節目主持人王利芬有一次在搬家的時候搬了許多書,累了坐在書上休息,她突然發現這些書與她做主持人沒有多大關系。但她從中悟出一個道理,這些書籍給了她一個成功的平臺,一把開啟智慧的鑰匙,沒有這些書本知識的積累,她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由此可見,要勤于學習、博覽群書,不僅要做專才,還要做“雜家”。一是多讀文學經典,以養才氣,豐富文學知識;二是多讀史學經典,以養底氣,增強史學知識;三是多讀哲學經典,以養大氣,豐富哲學知識;四是多讀倫理經典,以養正氣,豐富倫理知識。
2.研究問題。學習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要帶著問題學習,缺什么補什么,差什么學什么。大家到青馬訓練營參加培訓,就是要提高能力,提升境界,包括改進工作方式方法。要選擇工作中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地深入思考,確保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3.融會貫通。毛主席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span>大家要把這次學習的過程當作提升自我、推進工作的過程,做到理論與實際、學習與運用、言論與行動相統一。只有通過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工作能力、提升理論水平、提高綜合素質,才能“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比“提高”還是比“提拔”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為青年人才,不講提拔不現實,只講提拔不正確。提拔必須以提高為基礎,提高要體現在能力上。具體是三個方面。
1.贏在執行。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執行重在到位》一書中有兩句話給我印象特別深刻:“執行不到位等于不執行,執行不到位不如不執行”。沒有執行力,落實就是空話,務實就是口號。要轉變觀念抓執行。很多事情不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缺乏解決問題的態度。我們去檢查工作,有些干部職工寧愿花精力、花時間應付檢查,不愿意花精力、花時間把工作做扎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是缺乏解決問題的態度。要從轉變觀念入手,重視基礎工作,把時間花在平時,把精力花在平時,把工作做扎實。要杜絕借口抓執行。有些干部職工對布置的任務,一是拖,一拖十天半月,拖到忘記就過關;二是推,找種種借口推辭工作、推卸責任;三是抗,軟磨硬泡,頂著不辦。這都不利于工作,不利于成長,不利于提高。“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決定成敗。在執行中必須強化“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切實把瑣事做好,把小事做精,把細事做亮。
2.重在創新。創新是進步的動力和源泉。創新需要膽識,從哲學角度講,創新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伴有阻力和風險。近兩年,公司在不斷破除阻力、學習借鑒、優化提升、實踐探索中,創新開發了“六精三十六閉環”管理理論及實踐研究成果,榮獲國家一級標準化礦井等殊榮,同時在安全管理上方面深化拓展形成“九全九雙”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進一步使行業始終在安全的軌道上前行的畫卷徐徐鋪就。正所謂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創新不是標新立異,嘩眾取寵、改頭換面不是創新,創新要解決問題,要推動發展。2023年以來,公司大膽突破傳統選人用人方式,連續兩年舉辦了四期崗位公開競聘、二期提檔升級活動,兩屆中層干部綜合素質訓練班、兩屆“青馬工程”、兩屆班組長節,不斷開辟廣大青年人才成長成才的平臺舞臺,加大對青年人才綜合素質集中強化訓練,發現和選用了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先后選拔了90后干部近10名,在選人用人方式和干部培訓理念上實現了新突破。
3.成在團結。團結出效能,和諧出干部。要處理好三種關系:一是優點與缺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要總看別人的缺點,用自己的優點去比別人的缺點,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別人得到提拔自己沒被提拔,就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要客觀對待優點和缺點,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二是主角與配角。要擺正位置,找準角色。當好今天的配角,就是為了當好明天的主角;今天做不好配角的人,明天很難當好主角。三是捧臺與拆臺。“眾人拾柴火焰高”。同事與同事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要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團結與自己不同意見的人,做到相互捧臺、好戲連臺,不要相互拆臺、一起垮臺。
四、到“基層”還是到“機關”
機關條件好、平臺高,很多青年人才都愿意到機關。但“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大凡成大事者都來自基層,青年人才到機關更應該到基層。
1.基層是干事創業的舞臺。基層是個廣闊天地,到那里大有作為。青年人才要以最大的熱情投身基層一線,用業績體現自我價值,實現人生追求。要在公司采掘主戰場建功立業,積極建言獻策,培養鍛煉管理能力、創新能力;要在千萬噸級智能化礦井建設第一線大顯身手,積極踐行“六精三十六閉環”管理,推進“九全九雙”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落地,在實現“中國煤礦管理品牌第一礦”愿景目標最前沿施展才華,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示范企業”。
2.基層是干部成長的階梯?!胺彩窃诟鞣N領導崗位上有所作為、成績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實踐鍛煉特別是基層實踐鍛煉,在豐富生動的實踐中成長起來的,這已經成為一種規律性的現象?!?/span>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都是在基層鍛煉出來的,一線工作既是青年人才提升工作閱歷的必修課,又是鍛煉自己的大舞臺。公司近兩年托關系找人從礦上往公司調動的人越來越少,就說明我們的選人用人導向激勵政策非常正確,大家愿意到基層鍛煉自己。要變被選派到基層為主動下基層,通過自己的努力向組織證明自己,讓組織發現自己。
3.基層是鍛煉作風的熔爐。青年人才要立志做大事,克服浮躁情緒和“鍍金”思想,走出“攀高結貴、尋找門路”的誤區,走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誤區,走出“思想消沉、見異思遷”的誤區,走出“廣交朋友、瀟灑人生”的誤區,牢固樹立扎根一線的工作作風,從最基礎干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吃得了苦,受得了挫折,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真正體現自我價值和人生意義。
“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扒囫R工程”自啟動以來,已成功舉辦兩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青年才俊。今天,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開啟第三屆“青馬工程”的新篇章,標志著我們對青年才俊培養的持續承諾和深化?,F在,我想用三句切切之語為你們打包行囊。
第一,“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萬里高。”“懷揣夢想、敢于實現”是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面對浩瀚煤海,沒有航海夢,難以發現新大陸。理想是高塔,指示著生命的坐標;夢想是心燈,引領著精神的方向。始終懷揣夢想的人,心中自然有光,一定能在煤海馳騁中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人生航線!
第二,“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span>“日積跬步、戰勝自我”是向上人生的活水源泉。人在饑寒交迫之時,只有一個煩惱;不愁吃穿之后,若不具備讓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能力,無數煩惱會接踵而來,有時候甚至會出現莫名的煩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迷失了作為人而存在的價值,或者說,還沒有品嘗到奮斗帶來的酸甜滋味。奮斗,并不一定要開創驚天偉業,奮斗體現在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之中。“蔓蔓日茂,芝成靈華?!敝鲃影岩患∈侣浼毬鋵?、精心精細、日積月累,就會充滿向上力量!
第三,“牢騷太盛防腸斷 風物長宜放眼量?!?/span>“從容的心態、豁達的胸襟”是抵御風寒的最好衣裳。人生一世,無不是在順境、困境和平淡之間輾轉穿行。一個人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也不會永遠處于困境當中,你只要把這個道理想明白,就會變得從容豁達,關鍵時刻,既不會怨天,也不會尤人。懂得在困境中磨煉心智,在順境中強化憂患意識,在平淡中把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凡事少抱怨,要學會用汗水代替淚水,用志氣代替嘆氣!
同志們,九百四十年前,在黃州的一場雨后,蘇軾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寫于蘇軾人生的灰暗時刻。面對風雨坎坷、流言嘈雜與現實困境,他的逸懷浩氣,超凡灑脫,支撐過多少人走出了人生低谷!他告訴我們,面對喧鬧世界,要安頓身心徐徐前行;面對坎坷山路,要輕裝上陣快意平生;面對易變世事,要聚散隨緣達觀自在。管他雨驟風狂,任他花凋葉落,我自閑庭信步,任爾東西!手持竹杖,腳踏草鞋,風涼酒醒踏歸途,無所謂風雨,無所謂天晴,一壺濁酒盡余歡!
希望同志們日后無論遇到何種人情事變,都能隨緣盡性,達觀豁達。哪怕處在人生的“蕭瑟處”,仍能靜心感受晚風拂柳、山外青山。
希望同志們永葆清澈之心,擁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自在從容,天有風云,心無跌宕。
希望同志們相信夢想的力量,相信向上的力量,相信豁達的力量,掌好人生之舵,奔赴強大新中能的星辰大海!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痹谥心苄聲r代新征程的賽道上,希望你們以“日日新,又日新”,終身學習,主動應變;以“凌峰頓覺天地寬”的豁達與智慧,嘗試把問題放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來審視,站在更高更遠處來看待問題;以“人之一心,得其正,則事事皆得其正”不怕問初衷,堅守人間正道滄桑,逐夢一流。愿你們前程似錦,來日方長。愿你們風雨無阻定風波!
現在,我宣布第三屆“青馬工程”正式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