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文苑
新華社記者張揚采訪董宇輝:“世界讀書日,有沒有一些寄語和期待給朋友們?”他說:“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人類最豐富的情感、最深邃的智慧、最高尚的情操、最博大的胸懷,都在書里,如果生命中的貴人沒有活生生出現在你的眼前,那他們一定是以文字的形式寫在了書里,看書就行!”我十分贊同。
讀書有用與讀書無用
我很喜歡一句話,叫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果你相信這件事情是有價值的,那么就去做,至于結果,是后面才要考慮的事。我相信,仍然還是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喜歡讀書,即使在這樣被注意力稀釋的短視頻時代,還是有人愿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能夠與世界建立這樣一種微弱的聯系,也是一件幸事。當然,我不覺得讀書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一定要比打游戲,比逛街更高級,因為每一件事都有各自的價值。
在我看來,讀書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必高看,當然也不要漠視。讀書不是神丹妙藥,沒有什么實在的用處。但是讀書又有它的無用之用,它可以為你建造一個精神家園,幫助你鍛煉思維,拓展視野,讓你體驗到更多更豐富的人生。
讀與寫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弊x寫不分家,只要讀得夠多,會寫是水到渠成的。絕大多數能寫出好文章的人,必是讀書多的人。勤練筆,是鞏固讀書效果最扎實的方法。為什么讀書?我想這是增長知識和智慧雙重財富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路徑。為什么寫作?因為這是一個人創造未知世界最便捷、對環境依賴最少的路徑。
對我來說,“寫材料”是一件幸運的事。近兩年,領導會安排一些重要材料起草任務,我看了比以前更多的書,更重要的是,我感到了自己的價值。我很感激這樣的機會,大家的反饋帶給我一種我自己很難獲得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在此之前,我也許知道自己喜歡寫,但是沒有人能證明我寫的是有價值的。只有有人看到,并且有所反饋,一切才變得生動起來。所以,閱讀和寫作讓我更深一步地發現自己、確認自己。
讀書與體味
也許是初為人母的細膩情感,我更能體會父母對孩子毫不保留?!对跉q月中遠行》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講述父母養育之恩那一段。
我容易沉浸于自身的哀愁,最會忽略身邊親人的感受,他們承受了我最壞的情緒,卻依然愛著我。因為在爸媽眼中,我就像一條沒縫好的棉被,棉絮總是會露出來;他們的愛、他們的擔心就像針一樣,要把那些屬于我的裂縫密密麻麻地縫起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而今,我也學著他們愛我的方式,希望我的孩子走的路亦能繁花盛開。所以,在遠行的途中,別忘記去好好愛我們的父母,不要在歲月中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
愿更多的人在“讀屏”時代不忘讀書——讀書或許不能即刻給人帶來密集的快樂,其過程有時還含著一點艱澀,然而它終有回甘,余味悠長,讓我們在一片澄澈中抵達“詩和遠方”。(閔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