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LZ3ZfD641IzCeOpJZkdt.jpg)
公司新聞
黨委書記 董事長 黨亞明
2024年4月13日
各位班組長代表、同志們:
“四月春光曉,山川黛色青?!?/span>
在最美四月天里,我們迎來專屬于中能班組長的綬帶加身,迎來專屬于中能班組的節日盛會,迎來專屬中能工匠的重大慶典——“中能公司第三屆班組長節暨首屆首席員工聘任儀式”。
首先,我代表中能黨政感謝榆北煤業長期以來對中能的鼎力支持和傾力托舉,感謝張書記一行在春山可望的美好時節蒞臨中能,為中能助力添彩。也代表公司黨政工向獲得表彰的25位優秀班組長、13個優秀班組、獲得聘任的3名首席員工表示熱烈祝賀!并通過在座各位向長期奮戰在安全生產一線的班組長們和中能工匠表示誠摯感謝!
這一年每一次的入井帶班,我都能驚喜看到六精理念引領下,我們巷道、工作面、設備管理從精細精準到精益精美的點滴變化,能深切感受到我們一線中能人愿意追隨中能、愿意同中能同頻共振、愿意在中能同心向前的澎湃力量。作為董事長,我深感欣慰。因為我們中能的班組長是會思考、敢作為、善擔當的技術工匠,我們中能的首席員工是能擔重任、挑大梁、勇創新的技術尖兵,我們中能人更是善作善成、勇攀高峰的熱血兒郎。你們是中能勇踏層峰路上當之無愧的攀登者、實踐者。點贊,點贊我們每一個中能人、點贊我們中能的班組長。借此盛會,我想再談班組建設的幾點意見。
一、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班組建設“增動力”
第三屆班組長節的主題是“‘新’潮澎湃·筑夢煤海”,這個‘新’的內涵是什么?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在中能踏浪新征程上必須回答的“發展之問”。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中能如何釋放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持續激發班組長求新求變的創新意識。
要于變局中開新局,只有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顛覆性技術正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推進,迫切需要我們勇于解放思想、主動求新求變,小米SU7官宣27分鐘訂單破5萬,小米插線板、小米巨能寫、小米智能手環等一上線就倒逼公牛、晨光文具等行業頭部進行產品升級,都說就隔行如隔山,雷軍卻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小米依靠的正是求新求變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善于用與時俱進的前瞻視野、戰略思維不斷打破傳統思維定式,在現有科技知識體系和工作實踐中找準創新方向、發掘創新領域,運用創新思維破解礦井發展中的疑難和重大問題。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持續強化班組長綜合全面的科技素養。
科技創新是在不斷革新現有知識體系中產生的。只有具備基本的科技素養,具有豐富的科學技術知識基礎和前沿科技知識結構,才能適應科技發展新趨勢,熟練掌握各種具備高科技特征的新質生產力工具,熟練運用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發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不僅要會勞動、能吃苦,會技術、能鉆研,還要懂得用科技創新、市場規律、科學管理等知識體系來指導實際工作。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持續提升班組長積極主動的實踐技能。
新質生產力的“新”,當然不僅僅是科技、是數智化、是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的“新”更是要求我們能夠熟練運用現有技術設備,根據現有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設備條件等,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有選擇地推動生產掘進模式提效,從而提供更優質的煤炭產品。這就要求我們要持續積極主動開展創新實踐,在不斷地試錯與完善中摸索出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技能,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公司打造千萬噸級智能化礦井提供持久動力。
二、持續實施降本增效,為班組建設“強內力”
2024年是合規管理和成本管控的攻堅年,公司內部合規管理壓力和降本增效壓力很大,我們要做好長期過“緊日子”的準備。班組是煤礦生產管理的最基層組織,強化班組這個工作單元是公司“降本增效”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拿出我們中能班組長攻堅克難的精氣神,為實現公司強大新中能和“五年之約”目標蓄能聚力。
一是優化勞動組織,提高勞動效率。合理安排工序,求效能最優,最大限度地發掘潛力潛能,向人力資源“零不適”奮斗。人適其事,事宜其人,都能夠各盡其能、各盡其力、各盡其才、各得其所,精確勞動組織,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支出,最終達到降本增效,讓“效與質”的詠嘆韻揚聲遠。
二是實施節支降耗,控制材料成本。節支降耗是一場激烈的“競速跑”,也是一場持久的“馬拉松”。在計件工資和材料消耗一繩捆的管理體系下,科學合理地控制生產材料的消耗和浪費,加強修舊利廢管理,堅持“能自修不外委”的原則,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加大廢舊配件回收復用力度。同時,要不斷增強自主維修技術能力,減少外委中小修理量,降低修理費用,有效控制成本投入,讓“節與控”的韻腳升騰躍動。
三是推進創新創效,實現科技強企。創新,不問學歷高低,但求千帆競發;不問名氣出處,唯愿百舸爭流。把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突出的位置上,實現更多從0到1的跨越。大力推進“工器具革命”,占領先機、篤定優勢、久久為功,常態化五小創新、小改小革,讓各類創新項目思如泉涌、各類創新成果成雨后春筍,讓“創”與“新”的種子生根發芽。
三、持續實踐六精閉環管理,為班組建設“聚合力”
一是抓牢安全環保主導線。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所有工作的前置條件,必須放到第一位。安全是最大的經濟效益,也是企業最大的、最不可承受的成本。安全工作極端重要,全員必須繃緊安全這根弦,班組長要會用“八定八落實”構筑安全“銅墻鐵壁”,善用“九關套餐”精準施策保安全,多用“十加十安全排查全流程”深度抓好安全預防,要善做巧穿“千頭線”的定海針。
二是抓牢六精項目建設線。今年以來,在六精三十六閉環管理實踐的基礎上,我們又開展了72要素、9大工程、9個科學管理技術、9個“一百”精品示范,其中萬字崗位描述百崗示范、手指口述百項示范、“一口清”百崗示范及全員3000字崗位描述已編寫完成,“一圖清”百崗示范正在有序推進,“兩述兩清”都是下大力、做實功、打基礎的基本訓練項目,是培育專業工匠、高技能人才和管理將才的基礎修煉項目,是經過淬煉后能到達高端版本的“三絕”項目。從訓練、修煉到淬煉的過程,是基本功漸次升級的閉環,臺階式的逐步登高、節節攀升,能夠培養素質過硬的技能大軍和時代工匠,是中能一切工作的人本支撐,是中能登上煤炭行業高地的素質保證,是中能基業長青的發展之基。
三是抓牢人員“數智”提升線。經濟與社會學家大衛·奧托爾曾預測,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將導致勞動力市場出現“技能極化”現象,即低技能和高技能職位數量增加,而中間技能職位數量減少。在此背景下,全面提升數字技能與素養,為“數智時代”做好職業準備,不僅是公司高質量發展之所需,也是人的全面發展之所向。將數字素養與能力培養納入員工培訓各階段,推動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匯聚千萬噸智慧煤企的“數智”躍遷動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戰略之舉、長遠之策,也必將是一場艱苦的競速賽、耐力賽、接力賽。我們要更加珍惜春光,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錨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總目標,手握“降本增效”的實干密碼,乘著“六精三十六閉環管理”的浩蕩東風,循“新”出發,向“新”而行,創“新”求進,從又一個熱氣騰騰的春天開始,為奔赴強大新中能夢想點燃新質生產力的不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