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中能袁大灘礦業 綜采一隊隊長:薛志文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10日)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九百多年前,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時,就寫下不少描繪海南風景的詩句,如“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飛泉瀉萬仞,舞鶴雙低昂”、“丹荔破玉膚,黃柑溢芳津”,等等。保護海南生態環境,不僅是海南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們國家的需要。十三億中國人應該有環境優美、適宜度假的地方。海南的同志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綜觀世界發展史,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人的生存來說,金山銀山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金錢不能替代的。你掙到了錢,但空氣、飲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黨的十八大明確把生態文明建設列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強調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中央要求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是希望你們闖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為全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大家要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提出更高要求,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加快建設美麗海南。
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加快構建綠色生產體系,大力增強全社會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海南作為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地區,一定要正確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既牢牢把握生態立省這個前提,又牢牢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始終做到保護和發展并舉。要堅持標本兼治、常抓不懈,從影響群眾生活最突出的事情做起,既下大氣力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又探索建立長久管用、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體制機制,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民健康,讓城鄉環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要著力在“增綠”和“護藍”上下功夫。森林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支柱。老百姓講,在海南大地上插根扁擔都能發芽。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突出抓好“綠化寶島”工程,鞏固和擴大天然林、海防林和其他公益林的建設成果。海洋是支撐未來發展的資源寶庫和戰略空間。要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兼顧、綜合施策,突出做好海洋污染防控、紅樹林等典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努力使海南的青山更綠、海水更藍、沙灘更美、空氣更清新,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