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Ys8WmG5NY3RJvEUWuR6R.jpg)
職工文苑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 多少年來,《唱支山歌給黨聽》激蕩著幾代人的心扉,它歌詞質樸感人、旋律動人,表達了人民對黨真真切切的深情。
4月19日下午,中能公司組織全體員工觀看了陜煤奮進者之聲下基層暨大型話劇《唱支山歌給黨聽》巡演,話劇中展現的一幅幅生動情節深深地觸動著我,讓我思考良久,艱苦的生活已經過去,脫貧攻堅結束,但我們依然在路上,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為更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一直在路上。
“紅歌”背后的故事
在沒看過話劇之前,相信與小編一樣有很多人以為《唱支山歌給黨聽》這首歌的歌詞就是雷鋒所寫,但不然,經過考證,歌詞是雷鋒同志從報紙上摘抄的一首詩歌。那么這篇詩歌到底是誰寫的呢?
幾經周折,有關部門終于獲悉,歌詞系陜西省銅川市焦坪煤礦一位技術員姚筱舟(筆名“蕉萍”)所寫,焦坪煤礦大部分礦工,新中國成立前都曾在私人小煤窯中采過煤,受盡苦難和折磨。他們對共產黨充滿深情與感激,有的工友發自內心地說:“共產黨是媽,礦是咱的家,咱聽媽的話,建設好咱的家?!币阒叟c礦工們朝夕相處,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至此,《唱支山歌給黨聽》的詞作才真相大白。
“紅歌”不可磨滅的意志
話劇《唱支山歌給黨聽》不僅僅是一個文藝演出,更是激勵我們新一代煤礦人的“活教材”,它用生動形象的表演形式,完美展現了陜煤人的“三特精神”。
“大家給我頂住……”
話劇一開始,映入眼簾的是頭戴柳織帽、脖圍白毛巾、互相攙扶的畫面。伴隨著“轟隆隆”的響聲,采煤工作面頂板發生變化,9名礦工迅速進入戰斗狀態,進行打眼補強支護。與死神搏斗,他們沒有退縮,慷慨激昂、雄壯有力。他們艱辛、奮進與頑強不屈的精神,是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煤礦工作者應該繼承和發揚的。
“赤心五十載,一支忠誠歌”,全劇圍繞一首歌將二十世紀60年代的礦工生活表演得淋漓盡致?!岸舜蟾埽恢γ倒?,白色長裙,麻花雙辮,下班后籃球場上的好兄弟,澡堂里的白毛巾,黑板上的青春無悔”,觀眾被劇情深深吸引著,也許他們也穿越到60年代,跟著姚小兵一起感受了爺爺的故事經歷,體驗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礦工生活。兩小時的演出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為現場觀眾上演了一場豐盛的視覺盛宴。演出在《唱支山歌給黨聽》的歌聲中完美落幕。
“紅歌”照耀著我前行
與話劇主人翁姚小兵相同的是,我也是一名煤礦子弟。從小,跟隨父母生活在礦區,與其說煤礦見證了我的成長,不如說我見證了煤礦從的“從無到有”。
兒時的記憶里,礦區的人兒質樸,那個年代沒有機械化采煤,全憑礦工們貓著腰,一鎬一鍬地挖,用鐵鍬、洋鎬、雷管、木垛支柱,打出一條條巷道,拉小車運出一噸噸煤炭,而今智能化礦井比比皆是,井下采煤、掘進、運輸各個生產環節均實現可視化,無人開采技術也不是夢。
如今,自己也能夠投身于煤炭事業,我深感使命光榮!因為終于我也能有機會像父輩們一樣,將青春與汗水揮灑在這片我們共同熟悉又摯愛的土地上。依稀記得,參加工作前父親對我說的那句:“孩子,做人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作為煤礦子弟,能在你熟悉的地方,做你喜歡的工作你定要珍惜,做人做事更要堅強、勇敢、正直、善良?!蓖渡碛诨鶎庸ぷ魇荒陙恚@些話總能在我迷茫的時候讓我堅定方向,也激勵著自己,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努力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添磚增瓦。
作為新時代的煤礦青年,我輩更要將黨的精神傳承下去,讓黨的光輝,照進億萬人民的心田。以實干擔當的奉獻的精神,吃苦在前、享樂在后,面對困難、勇當先鋒,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光和熱。(盛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