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LZ3ZfD641IzCeOpJZkdt.jpg)
基層動態
為保證綜采工作面設備時時處于“健康”狀態。中能袁大灘礦業綜采二隊根據“六精三十六閉環”中機環雙檢“十二定”,結合設備實際情況,改變了以往“有病治病”的檢修方式,變被動式檢修為預防保養式檢修,開啟“菜單式”檢修保安全模式。
綜采二隊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首先將工作面設備分為煤機、支架、三機、泵站、電工5個責任小組,每小組有專人負責,并設立技術組織和技術尖兵2人為責任人,并由驗收員量化考核,按標驗收,層層落實。
綜采二隊創新工作思路,按照“保障設備安全生產必須檢修到位”原則,本著“誰檢修誰負責”思路,執行“走到位、查到位、檢修保養到位”標準,全面推行“菜單式”設備檢修管理模式,對設備檢修情況實行日檢修、周排查、旬匯總、月總結,確保做到超前預防、提前檢修、精準治理,努力提高設備檢修效率和質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前,在檢修設備時,檢修工的隨意性較強,憑經驗、圖省事,只檢修較容易發現問題的設備。推行‘菜單式’設備檢修管理模式以后,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本C采二隊副隊長王斗軍說道。
綜采二隊將廣開言路,民主管理寫入制度里,執行在現場中,營造有問題并不可怕的工作氛圍,打擊包庇問題的無知行為,開展公選安全監督員、菜單式交接班、黨員責任區等工作標準,將生產過程中設備出現的小問題及時反饋給檢修班,便于檢修人員掌握設備運行狀態,有針對性進行檢修,有效處理設備問題,讓設備遠離“亞健康”。
生產班班長王濤在按檢修清單排查設備時發現,刮板運輸機機頭軸的潤滑油管進油不暢,便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更換,為四點班原煤正常生產提供了保障。
綜采工作面設備點多面廣,系統紛繁復雜,每日值班隊干組織各組技術組長、技術尖兵召開班后會是綜采二隊的必修課,班后會將各組設備檢修情況、故障分析和次日班前會重點工作安排的“集市”。
把各崗位的設備檢修信息分類列出,包括故障原因、檢修起始時間、檢修后設備運行狀態等內容,并明確檢修責任人,形成層次分明、標準明確、任務清晰的責任落實體系,確保設備規范檢修和正常使用。
古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利用互聯網,落實機電副隊長、技術員職責,做好“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從設備采購、使用、維護,到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為精準檢修提供數據支撐。
推行“菜單式”設備檢修管理模式以來,檢修人員的工作量加大了、檢修時間增加了,但避免了因設備故障影響生產,設備故障率持續降低,安全生產穩步推進,工作面正規循環率達到98%,確保了設備安全高效運行。(李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