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從十年前的政策性關閉,到如今的“以煤為主多元發展”,陜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在“三個示范兩個引領”下奮勇爭先,在新賽道上實現了追光前行,企業煥發了新的活力。
十年砥礪前行,十年滄桑巨變。
十年來,中能煤田公司始終堅守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堅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示范企業道路選擇不動搖,以“556101”價值換道領跑,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搶灘占先新興產業、高位嫁接傳統產業,企業從單一的以煤炭為支柱產業,轉變成為參控股10家企業,業務涵蓋煤炭生產、鐵路運銷、文化休閑、信息科技等多領域的新型煤炭企業,其布局的電廠項目、光伏風電項目、制建材項目正在不同程度地推進,產業鏈不斷延展,中能發展道路更加寬廣。
這十年,建成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示范
二級企業袁大灘煤礦核增產能800萬噸,一年期采礦證延期,陜西省特級安全高效礦井命名,煤礦信用等級獲A級評定……
2021年6月,中能煤田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提出了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示范企業定位,奮力推進以產能核增、煤電項目為核心的十大戰略目標全面升級,開啟了企業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位生活的新征程。
理念先導,引領發展。作為一家國有混合所有制示范企業,如何處理來自不同層面的企業文化、利益訴求,中能煤田公司給出了有益答案。在高管層,中能煤田公司形成了“創新、安全、綠色、智慧、幸?!蔽鍌€中能新理念,凝聚高管使命任務;在中管層,形成“管理、文化、智能、創新、人才、發展”六個一流新理念,統攬干部主責;在黨員干部層,形成了“嚴格工作標準、嚴謹工作作風、嚴肅工作態度、嚴厲工作問責”的“四嚴”標準新理念,干部作風持續轉變;在職工層,形成了“一進中能門便是中能人”等系列新理念,把職工不同訴求變為共同責任,凝聚了股東代表的思想共識,在融合發展中塑造“中能品牌”,凝心聚智、守正創新。
道路選擇正確,奮斗目標明確,如何提質突破落地是關鍵。中能煤田公司黨委立足實際,高位擘畫企業“十大戰略”目標,一是技融雙驅,打造全員雙創新高地;二是產能提升,建設千萬噸級新礦井;三是智領發展,建設高端一流智慧新礦山;四是動態達標,打造標準化精細化新樣板;五是產業延伸,建塑煤電一體化新標桿;六是轉型升級,打造資本投資企業新示范;七是機制創新,搭建高端人才成長新平臺;八是文化管理,打造文化價值輸出新品牌;九是黨建引領,塑造黨建融合發展新模式;十是內外兼修,建設員工幸福生活新家園?!笆髴鹇浴蹦繕藶橹心苋藥砹诵孪M?、匯聚了新動能、激發了新作為。
黨建融入,掌舵護航。中能煤田公司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在“融”字上做文章,發揮國企姓黨的政治優勢,釋放民營機制的經營活力,形成了獨具中能特色的黨建管理“四入”法,即:中心工作切入唱主角、重點領域參入挑大梁、關鍵業務融入顯身手、焦點環節深入練內功。在礦井異地轉型舉步維艱的發展征程中,實現了礦井當年投產即達產、達產即達國家一級標準化管理體系,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不斷育先機、開新局。
中能煤田公司黨委的法定地位進一步落實,整體形成了“四會一層”法人治理結構,作為法人治理主體之一的黨委,以《黨委議事規則》融入管理,通過“六個是否”來把關,即是否符合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否符合中央、省委和上級戰略部署,是否符合公司發展的實際,是否有利于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否有利于提升發展的動力活力,是否維護了職工的利益權益。
中能煤田公司創新“四分四提制”(“四分制”,即:分級分隊分職分責;“四提制”,即:提薪提級提職提位),激發了人心思變、人心思干的動力。按照“四分制”原則,優化機構設置,實現單元化分級管控,激活機制體制改革;配備專職黨支部書記、政工員,實現公司、礦兩級管理。通過實行“四提制”,使人才打破身份、年齡資歷等條條框框,讓各類人才充分成長,44名黨務工作者、268名黨員已經成為各項工作的領跑者和生產骨干,企業迸發出了新的活力。
這十年,建成能源企業轉型發展的示范
中能煤田公司抓住雙碳政策“窗口期”,積極推進礦區規劃調整,實現千萬噸礦井產能核增配套。2021年以來在實現核增產能600萬噸的基礎上實現核定產能800萬噸的目標,為建設千萬噸新礦井廣開“煤源”。
積極推進5G+智能采煤、智能工作面、智能裝備等全系統智慧化建設,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應用管理,全面推進“京東慧采+智能倉儲+成本管控系統+互聯網競價”四大板塊兼容,推進節能環保設備及清潔生產等綠色開采專利和技術研究與應用,形成全方位、多維度一流智慧新礦山。
在全國煤炭系統首創“六精三十六閉環”安全管理新模式,升級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現場管理,堅持標準化精細化周期管理,提升多系統、多功能、多維度一體管控平臺,促進礦井從“達標區”向“示范區”提質。完善公司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嚴格新流程管理提效,促進管理現代化向精細化邁進。
堅持以煤為主帶動多元發展產業鏈,推動煤電一體化項目加快上馬。袁大灘電廠項目已納入榆林市“十四五”規劃,以現有土地資源為依托,加快風電光伏項目前期土地變更、科研和立項,實現風電光伏項目見成效。緊抓煤炭市場政策利好,以匯興項目部為核心,做精做細成本管控,打造“國有品牌、民營機制”樣板礦。
堅持依勢而動,于改革求變中創新創效,探索采礦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新途徑,全方位推進理念、體制、機制、技術、文化等方面的創新,讓創新成為引領公司發展的新風尚。加快推進“超長工作面”“快速掘進”“機器人協同作業”等新技術應用,著力培養一批會技術、懂技術、實操性強、創新性高的“智慧化”高技能人才。持續暢通“專利申報+科技創新+全員雙創”三條渠道,每季度對全員創新成果進行評比考核,實效化提升“全員雙創”品質。
打造“開放包容、兼容并驅”的文化體系,讓文化成為企業發展的軟實力。建塑中能文化、中能文創、中能動力煤等一批知名品牌,持續釋放中能的品牌效應,讓品牌文化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助手”。
這十年,建成企地合作共建的示范
2022年2月13日,陜西首座跨界文旅城戰略合作項目在中能煤田公司簽訂,投資27億元的文旅城總占地面積約三千多畝,利用中能煤田公司因政策性關停、異地重建的榆陽煤礦斜井工業廣場、中能新村土地,并整合周圍可利用的土地來共同打造。當年5月23日,榆林煤礦自建最大煤矸石制建材項目正式投產,這是榆林第一批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鏈的示范項目,也是中能煤田公司堅定走綠色低碳生態發展之路的生動實踐。
“我們要以爭第一、做唯一的擔當和氣魄,依靠在榆林市形成的示范效應,依托袁大灘煤礦、文創園兩個合作平臺,持續發揮中能區位優勢、文化優勢,努力建成股東單位聯系地方政府實現合作共建的示范企業?!敝心苊禾锕军h委書記、董事長黨亞明說。
中能煤田公司堅持“防風險+善創新+強協作”的理念,探索“以煤炭生產+多元發展項目”這樣一條優勢互補的新路子,為榆林市煤基固廢綜合利用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成熟模式。同時,在國家“雙碳”和綠色發展的引領下,乘勢順勢延伸企業生態發展線,精準匹配與礦井發展互融互補的綠色生態環保項目,爭做煤礦“雙循環”綜合利用示范的引領者。
此外,中能煤田公司著力培育農草生態、疏干水治理等新興產業,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尋良機、育新機、開新局,積極延伸企業產業鏈,企業發展韌性增強,影響力明顯增強。(王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