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LZ3ZfD641IzCeOpJZkdt.jpg)
公司新聞
“全票通過向榆陽區慈善協會捐款100萬元,用于疫情防控捐贈。”“報告調度臺,11月22日中能袁大灘礦業生產原煤3.1萬噸,創本年度日產原煤最高記錄?!薄鎸τ芰忠咔榉揽匦问揭廊粐谰碗s的局面,陜西中能煤田公司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聚焦疫情防控全覆蓋、能源保供協同推進、重點區域率先突破上贏得先機,加快向高質量發展邁步。
“在煤炭保供上,我們要堅決按照政府部門和陜煤集團、榆北煤業的有關要求,做到不打折扣、保質保量,要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多出煤、出好煤?!苯鼇?,在中能袁大灘礦業調度班前會上,值班領導按照陜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調度會的安排,不斷強調道。
當前,中能煤田公司緊盯能源保供中長協客戶需求任務不動搖,認真貫徹落實政府部門、陜煤集團和榆北煤業關于迎峰度冬保供的安排部署,克服疫情防控帶來的各種困難,細化工作流程、合理優化采掘布局,科學組織煤炭生產,從上到下開展了各類形式的勞動競賽、崗位描述等活動,用最好的工藝流程、最佳的工作狀態、最優的產量成果,在疫情防控最嚴峻期,做到疫情防控、煤炭保供兩不誤、兩手都能出成效。
“最近,我們掘進速度不斷加快,職工的工作量比往常減輕了不少,多虧有雙臂錨桿鉆車等新科技設備的應用。”在11207進順工作面,綜掘一隊隊長楊林平提起最近區隊提高進尺產量,發自內心對新設備的應用感慨而道。
四化建設是中能煤田公司打造千萬噸高級智能化礦井的驅動和支撐。
黨委書記、董事長黨亞明深有感觸的說:“數字化、智能化將是未來煤炭行業發展的趨勢,我們只有在產業布局上超前謀劃、布局才能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和引領者。”
他表示,中能煤田公司下一步要用理念引領實現煤炭行業的效能革命,落實落地無人、少人自動化;環境革命,以職工為中心,井下工作面環境要達到降塵、少塵再到無塵;技術革命,以科技創新、裝備創新等為引領,實現采煤生產從“人控”到“數控”,“自動”到“智能”。
“檢修皮帶的時候一定要檢修到位,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將停電閉鎖掛鎖,檢修完之后要試運行,檢查檢修質量是否合格”,依據“三鎖三護”閉環管理方案,綜掘二隊檢修班組長在班前會上強調著注意事項。
為降低設備故障率,中能袁大灘礦業各區隊從人員組織、工器具優化升級等方面入手,嚴格執行“班前查、班中查、班后檢、定期維、勤保養”的檢修方法,各檢修班組建立起檢修微信群,在群內交流溝通,指出問題,改進不足,大幅提升設備性能,保障設備安全高效運行,讓檢修工作高效能開展綻放“新芽”。
“要想產量上得去,安全生產必須做到第一保障?!边@是綜采一隊黨支部書記張永的口頭禪。從剛開始對“六精三十六閉環”精細化管理的吃不透到現在的如魚得水,張永對安全管理“七步流程”贊不絕口。
這個涵蓋了“信息報送、建立臺賬、班前通報、生產安排、措施落實、整體部署、檢查整改”的七步管理流程,也成了中能袁大灘礦業各管理部門離不開的“錦囊妙計”。
聚焦頂板管理的動態監管,形成了頂板安全常態化和實效治理體系。中能袁大灘礦業動態監管建立巷道頂板巡查制度,劃分頂板巡查區域、采取“全員式排查+動態式排查+疊加式排查+地毯式排查”方式,常態化開展督查,及時把問題隱患掛出來、分下去、改到位,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形成“部室負責、區隊有責、各司其責”的安全責任體系,讓頂板安全生產成為硬約束,讓干部、員工對安全生產始終懷有敬畏之心。
“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式,我們剛改造好的智能運銷系統幫了大忙,正逐步向‘黑燈工廠’邁進?!弊寯祿岸嘧呗贰?,讓客戶“少跑路”,是中能煤田公司智能化建設的縮影。市場銷售部通過六“0”系統的精細管理“實時倉位顯示、AI識別報警、智能煤炭參配”等功能,采用“5G互聯網+i煤炭”模式,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及云計算等前沿技術,實現從“人控—自動—智能”全面升級提速。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扣“疫情防控”和“能源保供”兩個關鍵詞,中能煤田公司堅定干事創業的唯一性、第一性和特色性,以“四輪”驅動、“四個”支撐,推動企業“四化”建設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王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