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Ys8WmG5NY3RJvEUWuR6R.jpg)
職工文苑
每逢佳節倍思親
又是一年中秋時,公司給大家發放中秋禮品、舉辦慶中秋拔河比賽,礦區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span>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節日歡樂的氣氛里,思鄉情緒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飄香的月餅,勾起了我對遠方的思念。
家鄉的中秋節,月亮年年都是那么圓。記憶中,兒時的中秋節沒有下過雨。每個中秋夜,吃過晚飯,媽媽就會搬出椅子桌子,我們姐妹圍坐在院里,吃月餅。在那個年代,農村人的中秋節,并沒有許多好吃的,而且那會窮,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有月餅吃。所幸爸爸在供銷社工作,每年中秋都會發一包月餅。白色的油紙,上面印著一個手捧著月餅的嫦娥,里面包著十個的月餅,五仁餡的。這十個月餅,給大伯家送兩個,給小叔家送兩個,給奶奶留兩個,剩下四個,每個切成四片,共十六片,擺在碟子里,我們一小塊一小塊地吃。除了月餅,還有一盤桔子,我們家自己種的桔子,八月十五的時候還不成熟,還有點酸,我會邊喊酸邊往嘴里送。后來,日日越過越好,爸爸每年拿回家的月餅變成了三包、五包,還會有餅干、花生糠等。不變的,是每年中秋節,媽媽都會早早讓我們吃完飯,一起圍坐在一起,賞月聊天吃月餅。
大學畢業后,我便離家就業,好像再也沒有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過過中秋節。一眨眼,我在榆林已經生活了十五年。從最初的不適,比如風土人情、氣候、飲食等等,到后來漸漸喜歡上了這里,也在這里成了家,有了老公和孩子,有了穩定的工作。但是,不管我多喜歡這里,父母在遠方,我的思念就一刻也不能停止。
一個月前,我就在想,中秋節給爸爸媽媽買什么禮物呢?給寄點陜北的特色小吃吧,他們不喜歡吃,給他們錢吧,他們自己也舍不得花。給媽媽打電話,媽媽說:“家里什么都有,你什么也不要寄來”。他們從來都舍不得兒女們花錢,不愿意麻煩自己的孩子。家鄉的秋季,仍然是酷暑難耐,我自作主張給媽媽挑選了兩條薄薄的夏褲,給爸爸買了一床軟軟的夏被,希望爸爸媽媽在這個炎熱的季節想到遠方的女兒能感到一絲絲的清涼。
現在,吃月餅已經不是什么希罕事了,月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冰皮月餅、桂花月餅、雜糧月餅、豆沙月餅、蛋黃月餅……,各種口味,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市面上買不到的,不過我仍然偏愛吃五仁月餅。每年八月十五,我也會在陽臺上擺一張小桌子,把一個五仁月餅切成四塊,一家人吃一小塊。當然,還有一盤桔子。剝一個,我一瓣孩子一瓣,再和孩子說一說那些關于八月十五的故事,關于媽媽和外婆的故事。(林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