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LZ3ZfD641IzCeOpJZkdt.jpg)
公司新聞
(學習強國平臺)
中能之約之陜北石獅
前不久,在中能文創園,這座榆林文化的建筑地標和網紅打卡地,陜北石獅雕刻博物館正式揭牌并向游人有序開放。
(中能文創園園區入門一角)
中能文創園是由陜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和榆林文旅攜手組建而成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利用公司原閑置辦公區改造而成。2013年底,企業在異地轉型重建時,便給這片土地埋下了藝術的種子?!耙悦簽橹?,多元發展”讓企業立足國家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有了新發展目標,切實擔負起國有企業不斷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在煤炭開采上做足綠色、生態、智能化千萬噸礦井的大文章,積極穩妥涉足對外煤礦托管、綠植畜養、文化鏈條發展等其他產業,打破了煤礦只會出煤這一“魔咒”,企業實現了跨界綠色生態運營的新模式,礦井和多元產業實現了國有資產增值保值的最大價值化。
(石獅雕刻博物館內景)
在這座由礦井原污水處理車間改造而成的陜北石獅雕刻博物館,分上下兩層展廳,收藏著200多具形態迥異的石獅子藝術品,其中以鎮河獅、鎮山獅、炕頭獅、草原石人為主要代表的石獅子,展現了以陜北為代表的石雕文化藝術。這些千百年來隱藏在荒郊野外村落之中的藝術品都是與陜北的窯洞建筑密切相融為一體的。展廳共分炕頭獅展墻、草原文化展廳和神木黃河畔郭家畔村石鎮物館。在這些或坐或臥,抑昂頭長嘯的石獅子身上,無不顯示著家園的面目和村落的表情,更保留有“羌胡”風貌的血統和審美,鍥刻著陜北族民的圖騰。
(石鎮物館展廳內的石獅子及鐵藝面具)
陜北石雕是陜西北部地區特色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源遠流長,其寫意的造型,流暢的線條自成一體,在中國石雕藝術中占有獨特位置。陜北民間石雕藝術景觀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保存至今的藝術作品為數并不多,向中能文創園陜北石獅雕刻博物館館藏這么多石獅更是少見。在這些石雕獅子身上,無不體現著陜北的地理環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更是祖輩陜北人家家戶戶平平安安、風調雨順的保證,是陜北人的精神依托和體現。
(神木黃河畔郭家畔村石鎮物分布)
2020年9月,現任榆林市委書記(時任榆林市市長)李春臨曾多次調研、參觀中能文創園,他對中能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建設改造十分關心,在他的關心、關注下,園區的藝術業態布局業已形成,職業藝術學校正式開始招生,中能文化創意產業園在繼續提升園區文化藝術氛圍的同時,也將做好推動陜北文化旅游產業既快又好的發展。
(形態各異的炕頭獅子)
(墻龕里的炕頭獅)
面對多元產業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的新形勢下,公司以創新中能、安全中能、綠色中能、智慧中能、幸福中能為引導,主體產業轉型升級步伐越邁越堅實,企業綠色發展的底色不斷實現薄積而厚發。(王惠武 周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