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LZ3ZfD641IzCeOpJZkdt.jpg)
公司新聞
“從單日單產原煤4萬噸,到投資4億元建成的深度水處理項目,在到‘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如火如荼……”2021年,公司緊密圍繞黨史學習教育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這一目標,不斷夯基固本打造以新中能、新理念、新站位、新作為、新發展為引領的五新中能實踐,緊扣年初制定的生產經營指標,以開局便沖刺的實干精神再次刷新記錄,交出了一份最強硬核答卷。
科學決策讓難題不“難”
“今年上半年,面對搬家倒面煤層變化大和疫情防控帶來的多種不利因素,通過優化工藝流程、科學組織生產,群策群力等措施,沖破各種阻力,保證了生產能力的不斷攀升。” 進入2021年,公司要做兩件大事,一是要回撤11201工作面;二是要安裝11203和11204兩個工作面,別說是新職工沒有遇到過,干了20多年的老礦工也沒有遇到過,特別是薄煤層工作面的搬家倒面,對于剛步入生產礦井序列的袁大灘煤礦就是一場“大考”。針對11203工作面頂板壓力增大的情況,袁大灘煤礦的管理者們通過科學研判、組織技術人員現場攻關、加大新科技的投入、強化領導干部帶班、跟班等一系列組合拳,確保了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 聚焦現場難題,做好科學決策。面對綜采工作面頂板壓力增大的實際,他們在采取提高支護質量,縮小支護排距的同時,走出去到相同礦井調研取經,邀請科技大學進行會診,摸索出新的支護方式,解決制約生產的瓶頸問題。加大現場管理,實施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預防預知預判閉環管理,提高開機率。與此同時,引入安全精細化管理23要素,強化現場的安全精細化、標準化管理,以11234安全管理理念為統領,抓好地測防治水和機電運輸、“一通三防”等工作。操作崗位人員安全行為養成,對重點工程、重點環節,超前謀劃,提高礦井安全高效生產,礦井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順利通過陜西省應急管理廳初審。 科技興安讓安全更“安” “能上設備的盡量上設備,少配人或不配人要樹立‘少人則安、無人則安’理念,優化勞動組織……”在提及實現高效集約生產時,公司主要負責人面對礦井極薄煤層開采條件復雜,如何破解安全管理難題時,這樣回答。他說:無論是地面還是井下都要樹立這個理念,發揮設備的優勢,要讓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成為逐步減少礦工勞動強度、人工投入的福音。 2021年,公司的科技設備在井下的應用成了高頻詞。固定值守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等一大批智能化設備的應用,讓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在各個工作場所成為現實。智能化工作面實現了采煤機記憶割煤、液壓支架自動跟機移架及地面遠程控制等功能。對采掘工作面排水、供電、運輸等系統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實現遠程監測、集中控制。 公司還把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作為企業實施科技興安、興企戰略的重要抓手,以推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為目標,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創新活動,不斷給其注入資金,淘汰落后裝備、優化裝備技術和安全性能,不斷提高裝備現代化、系統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水平。通過現代化的智能調度系統,智能信息中心可以24小時掌控生產全流程,形成了“關口前移、協調管理、信息共享、工作高效”的新型安全生產調度模式。著力“全員創客+三項機制度+內部管控”等工作再升級,完成創新項目28項,人人創優率達到80%。 精準服務讓黨建更“暖” “要通過關愛服務機制,解決職工們的急難愁盼事上,讓他們擁有獲得感和幸福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苯?,在各部門調研會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黨亞明強調要進一步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辦到職工的心坎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公司精心謀劃部署,認真組織實施,牢牢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重點措施,創新載體形式,讓廣大干部職工從中汲取奮進營養,高標準、高質量將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推進。以慶祝建黨100周年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為主線,唱紅色歌曲、講紅色經典、誦紅色家規、走紅色圣地,讓紅色資源“活教材”,鑄牢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接受紅色洗禮,持續砥礪黨員干部為職工謀幸福,為企業謀發展的政治品格。 “我們一切工作要以職工為中心,要通過辦實事讓職工群眾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關懷……”黨委書記、董事長黨亞明說。隨著關愛服務機制的不斷完善,著力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事一樁樁、一件件暖了職工的心。截止7月初,公司相繼辦成了廠區微小停車場的建立、職工勞動保護用品優化、改善居住環境、消暑降溫送清涼等一批民生實事,職工的幸福感、干部的使命感持續增強。(王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