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Ys8WmG5NY3RJvEUWuR6R.jpg)
學習交流
近日,在領導的安排下,我有幸下井了解井下的工作環境,體驗一線職工的工作。
上午8點30分,我們換好了工作服,戴好了安全帽、礦燈和自救器,早早來到了安全信息站等候,信息站的工作人員對我們進行了安全知識培訓。隨后,在智能信息中心王水波副主任和亓班長的帶領下,我們坐上了防爆車駛入副斜井,此時我內心充滿了對探索井下未知的驚喜與期待。輔運大巷雖然昏暗但是很寬敞,每隔一段距離有設置防撞設施還有限速裝置,有效保護人員車輛安全。“風門既能防止風流通過又能行人行車,適用于礦車頻繁通過的巷道,我們礦用的是自動風門.......”經過路橋時,王主任給我們解釋著風門的作用。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11201綜采工作面,我們從機尾步行進入工作面,300多米長的巨大綜合采煤機一字排開,兩個直徑約2米的旋煤機矗立眼前,綜采隊檢修班的工人井然有序地在各自的崗位上。采煤機開機時,不斷將原煤 “吃進”,大塊大塊的煤從壁上脫落,經刮板輸送帶—轉載點—2煤皮帶—主皮帶源源不斷運往地面洗選系統。當我們親眼見到,親耳聽到煤炭從綜采工作面開采出來到達井上的全過程,現代化的采煤工藝令我們贊嘆不已。
我們從采面上出來后,參觀了11201設備列車,文化長廊等標準化建設的亮點工程,標準化建設提高了職工標準化意識,改善了職工在井下的工作環境,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我礦標準化建設水平的顯著提升。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我們又去了中央變電所、水泵房、11205進順掘進工作面等區域,每到一處,亓班長都為我們詳細的講解,我們初步了解了井下排水系統、通風供電設施、采掘工作面生產條件、避災路線等基本情況。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井下體驗,終于踏上了上井的路,坐在車上回頭望去,長長的巷道仿佛沒有盡頭,腦海里不斷想起那一張張被染黑的臉龐,敬重之情油然而生,我在親身感受到這座現代化礦井的魅力的同時,更感受到了煤礦工人的不易和艱辛,他們全力以赴搞建設,默默無聞渡難關,是他們用支架撐起了安全生產,用汗水換來了煤海生輝?。ㄖ飓h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