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LZ3ZfD641IzCeOpJZkdt.jpg)
公司新聞
3月初,榆陽區召開鄉村振興大會,表彰獎勵2020年度榆陽區農業農村和脫貧攻堅工作中涌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公司榮獲“全區脫貧攻堅社會幫扶工作先進企業”稱號。
作為國有企業,近年來,公司聚焦榆陽區魚河峁鎮梅家畔村,通過資金援助,鼓勵消費扶貧,指導興建扶貧產業項目等形式,積極踐行國企責任擔當,以辛勤付出助推全村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10月底,梅家畔村5戶2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宣告脫貧,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
產業扶貧,走出精準“造血式”新路
在榆陽區魚河峁鎮梅家畔村,玉米和土豆種植是該村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雖然種植歷史悠久,但一直存在規模小、產量低的問題,集體經濟薄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公司自2018年開始,持續對該村進行結對幫扶,根據梅家畔村特色資源,該村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因地制宜扶持發展特色產業項目,以葡萄、山地蘋果為支柱,確定了“合作社+企業+貧困戶”多元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8年,中能煤田公司結對幫扶梅家畔村,便投入資金援建光伏項目,打開了該村經濟發展的快車道。2019年3月,該村與商貿公司合作經營葡萄種植產業,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享受分紅。短短兩個月,葡萄長勢超出預期,急需一大批配套設施,公司又投入數十萬元幫扶資金,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如今,每到入夏時節,來到榆林市榆陽區魚河峁鎮,一條蜿蜒的盤山水泥路通向梅家畔村,映入眼簾的是郁郁蔥蔥的葡萄藤,長勢喜人。地里水肥一體,水泥樁、圍欄護網和電力設施在公司幫扶資金支持下也一應俱全,優化了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實現以“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
消費扶貧,架起增收致富橋
在公司的食堂,每到用餐時間,員工都能喝到香甜營養的小米粥,這些小米主要來自梅家畔村。
消費扶貧是幫扶的重要方式,但消費扶貧不是一買了之,而是要在這個過程中,幫助貧困地區學會自己闖市場,真正扶到根上。為了激發梅家畔村內生動力,公司在產業扶貧的基礎上,結合自身需求與幫扶地區產物,與該村建立良好的供銷關系,鼓勵號召公司職工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產品。
2020年,公司根據季節和當地特色,初步選定了春季首批扶貧物資——小米,短短幾天內便完成了采購合同的簽訂,向梅家畔村發去了一份沉甸甸的訂單。不到兩天的時間,6060斤的小米帶著清香到達公司。
公司通過定期消費、“以購代捐”等方式促進消費扶貧,幫助村里自產的雜糧打開銷路,增加村民收入,將消費扶貧打造為提升產業扶貧成效的新引擎。為梅家畔村“帶貨”,不僅給該村帶來增收,也讓當地群眾感到了企業關懷,傳遞企業溫暖。該村村委會先后兩次走進企業,送來鄉親們感恩的旗幟。
提質增效,繪就民意同心圓
除了培育產業、消費扶貧,公司還全力推動扶貧產品和服務的提質增效,激發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村民在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為譜寫梅家畔村更加出彩絢麗的篇章畫好同心圓,使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梅家畔村大多數年輕人外出務工,村里的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的養老成了大難題。2020年,公司投入20萬元援助梅家畔村興建養老院,徹底解決年輕人外出打工后孤寡老人的養老問題?,F在,上下兩排近40孔洋氣的窯洞和硬化的道路已成規模,為養老院的后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梅家畔人轉變思路把致富的眼光投向了山地蘋果產業,認準“南果北草中蔬菜”的農業產業總體布局,把村委會后面的山坡地改造成蘋果種植基地。村委會把土地租賃給陜西果業集團,與陜西果業集團合作種植山地蘋果,不僅村集體有了收入,一些在果園里工作的農民,也能根據每天工作的時間獲得相應的工資,這讓梅家畔村村民真正實現了既安居又樂業。
勇擔使命,掌舵領航。站在“十四五”新起點,中能公司將珍惜榮譽,再接再厲,乘勢而上邁向新征程,充分發揮先進模范帶頭作用,為幫扶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起航鄉村振興,更好地為榆林市、榆陽區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國企力量。(甄瑞 杜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