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風采
從部隊轉業回礦區,他第一個帶頭到采煤區隊報到。老礦區破產他又是第一個走出,沉下身子從工人干起,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區隊管理崗位。干隊長他以工作現場為家,言行舉止剛毅利索果斷,做書記他虛功實做,把戰斗堡壘的旗幟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揮的淋漓極致。各類榮譽獎項伴隨著他的身影紛至沓來,他卻似為過眼煙云。職工們戲稱他為“鐵”書記,他叫劉俊濤,陜西中能公司袁大灘煤礦綜掘一隊黨支部書記。
大熔爐淬煉出他迎難而上的韌勁
2005年2月他毅然從銅川局史家河來到中能公司,那個時候在老礦區和他熟悉的人都說他瘋了,放著分流到社區好好的工作不干,到榆林那個沙漠地方去下煤井?更讓親人們不理解的是,不圖個一官半職去干工人,腦子“進水”了?
就是這么一個被親人不理解的退役 “軍人”,在陜北煤海闖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剛到中能公司機電隊,他便遭遇了“當頭一棒”,作為一個維修工,他自認對提升絞車“玩”的轉,哪成想一個PLC編程讓他傻了眼。老礦區學下的那些技術在這里早已被淘汰。這讓他在眾多維修工面前,臉臊的通紅。就是這件事,在他心里烙下了深深印記。那些日子,別人下班后不是打牌便是喝酒,他卻一個人鉆到宿舍里抱著一堆圖紙研究。提起劉俊濤那陣的“瘋樣”,他的師傅胡普亮最為感觸,不管什么時間,只要叫他纏住了,你給他說不清、交不明白,想脫身那是不可能的。話語中洋溢著對劉俊濤的喜愛和無奈。
成功是屬于那些有準備的人的。一次,主井運輸機出現了問題,他有了來礦后第一次大展身手的機會。隊上的幾個維修大拿,圍著機器,愁眉不展,怎么也找不到故障點到底在哪里。他也湊了上去,機修隊長不耐煩的向他擺手,叫他別添亂。他卻和隊長打起了賭,修不好他辭職走人。半信半疑中,他終于靠到了機器前,是電機安裝基座出了問題,他自信的說。機修班長和他紅了臉,在隊長的監督下,調平、找正、固進,隨著機器的啟動運轉,一切恢復正常。隊長向他伸出了大拇指,工友向他投過來敬佩的眼神。
厚積而薄發,從這以后,他學習鉆研技術的勁頭更足了,他也從維修工一步步走向班長、副隊長、隊長的崗位。在他的心里,每個崗位設備運轉情況了如指掌。
急難險重,更顯他“軍人”本色
“打鐵必須自身硬”,他始終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十幾年來,他時刻以一名“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逢崗位上出現急、難、險、重的任務,總能看到他站出來、干起來的身影。
2014年企業根據整體布局,需要到遠離老礦區100多公里的一個煤礦包攬承運回采工作。已走上隊長崗位的他找到了領導主動要求去牽頭組織這項工作。在他的動員和感化下,一支40多人的隊伍進駐該煤礦。煤礦處在遠離城區的川道底部,荒涼貧瘠的溝壑和少有人煙枯燥的環境,憑著他的堅持和親情關愛,最終留下的這支隊伍成了企業扎根這里的火種。
當時該煤礦的采煤工藝是以炮采為主的落后采煤工藝,機械化采煤在這里還是一個夢想。站在高大的采煤機和一個個電子元器件為主的設備面前,甲方領導的目光中充滿了期待,干就干出個樣子是他的軍令狀。
天公似乎在考驗他的耐力,綜采地面“三機配套”正趕上最冷的時候,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下,他和他的那幫弟兄們戰天斗地不是掄大錘、就是擰螺栓,川道的風把他們的臉撕扯的一道一道口子,凍傷更是家常,他找人買回來燒酒,冷的實在受不了就喝一口,晚上用酒擦洗被凍傷的手、腳。就是在這沒有裝備車間、沒有大型輔助設備的情況下,他和他的團隊比甲方要求早了3天完成了工作任務。
2015年2月井下一盤區的主運輸系統突然不能負載運行。他步行六千多米對六部皮帶逐一排查,在找出癥結后,他帶領黨員突擊隊每天早上7點多入井一干就是近20個小時,辦公室成了他的宿舍,在工作現場渴了喝口礦井水、餓了吃上幾口冷饅頭,7天后,運輸系統的新傳輸工藝流程讓“坐”上皮帶的原煤“笑開顏”。
黨建創客+讓他“虛”功“實”做有特色
“一名黨員一盞燈,我們要讓每個黨員的先鋒光束照在工作面、照在崗點、照在煤巷工作面的角角落落?!?018年調入綜掘一隊擔任黨支部書記他堅定的說。
從隊長的職務轉到支部書記對他又是一個挑戰,新成立的這個綜掘隊伍人員組成素養良莠不齊,工作怎么搞?越是困難越要發揮出支部戰斗堡壘的作用,發揮一個黨員一盞燈的模范帶頭作用。
要讓黨員站出來。他給每個黨員建立了黨員檔案。黨員的喜好、特長、能量他都記錄的清清楚楚。按圖索驥,把每一個黨員都分配到適合的崗位上去,幫扶、黨日活動、談心談話、黨課引領,組織建設他搞得是風生水起,職工看到了希望,愿意和黨員交往、心里話也愿意和支部說。班組在攻堅克難中遇到脖頸,他帶領黨員和班組職工們吃住在一起想辦法、去改變。短短的半年時間,一個凝聚有力量、干事擔當看黨員的新風氣悄然形成。
今年4月底,工作面條件突然變得惡劣,產量和職工士氣雙跌入最低谷底的關鍵時刻,他推出了班組長公推公選的思路。一大批有想法、能干事、技術素質優的班組長脫穎而出。工作面水大,28歲的青工楊志立“一疏三轉法”,讓水不在困擾進尺;機電隊長李盤利的創客+不僅解決了維修中的難題,更吸引了一大批青工和技術隱患較上了勁,每個月區隊創客新成果由過去的零到現在穩定的6—7項。
2019年上半年在外部因素影響停工2個多月的情況下,該隊半巖巷掘進與同期相比工效提高了5%、經營節支提高5%,5月份更是創造了在涌水較大巖巷單頭掘進近400米的歷史最好成績,達到了可與全煤巷產量相媲美的驕人成績。
今年7月,在陜北礦業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表彰會上他又榮獲殊榮。提起今后的工作,他信心滿滿,說:“成績和榮譽只能代表過去,今后我將會在黨建的責任田里精耕細作,讓豐碩的成果,為安全生產指引方向保駕護航,不辜負上級組織和兄弟們的重托?!?/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