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May2020/XkK4rdK9u9uWMOU5UELA.jpg)
生產運營
“坐在這里候車,既舒適、寬敞,按時按點的‘公交車’準點出發,讓我們再也不用為候車、坐車擔驚受怕了!”9月6日,公司井下輔運大巷3#候車點,綜掘隊職工李彥宏提起建成的候車亭吧高興的翹起大拇指點贊。
隨著礦井開拓的延伸,沒有一個定點的候車硐室給升入井候車的礦工帶來了極大地不便,為了能給礦工們候車、乘車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該礦對巷道布局進行了考量,針對開拓及后續巷道走向,及時進行了合理優化外延。在現有輔運大巷中設立了三個候車點,并進行了美化設計。
據悉,新建的候車亭整體長度在7~10米之間,均采用鋼結構,頂棚采用鋼板材質,具有很好的防腐蝕性,燈箱內照明采用更為節能的LED燈珠,燈箱背景以溫馨親情為內容,座椅采用了防潮的絕緣用品制作而成,候車亭整體設計體現方便、實用等特點,并易于拆卸、遷移。
“每天都會有人對候車亭進行衛生清潔,從等車、坐車到升井大伙享受到的是標準化一條龍服務,利用候車間隙和其他班的工友一起聊一聊班中的事,相互進行工作交流,真好!安全、溫馨的人文環境代替了過去臟亂差和冷冰冰,這種‘候車亭吧’,就是幸福的感覺!”提起候車亭的變化,變電工李柳青感慨連連。
“抓安全生產與關心職工工作境況并不矛盾,往往對職工工作環境的關注和持續進行改善,會激發職工們在崗的工作熱情和遵章守紀的自覺性,是一個互惠互利的好事,今后這樣的好事我們還將持之以恒做下去。”公司工會副主席馬翔說。
今年以來,公司通過大力實施平安工程的有效落實,為職工營造安全、舒適、優美的工作、生活環境,不斷提升職工的幸福度、歸屬感和凝聚力,在井下為采掘一線的職工更換了高規格的M3系列防塵棉和口罩、為綜采職工配備了防砸鞋;在地面開設了便利店、理發室、停車場以及24小時不打烊餐廳,職代會提案逐步消缺,讓職工的生產生活環境有了質的改善,這種被職工親切稱之為效率高、可持續的“幸福生產力”,正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